文字狱介绍_清朝文字狱的危害_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字狱介绍_清朝文字狱的危害_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清朝文字狱的资料
清朝文字狱的资料记录了满清统治时期,为了完成对人们思想上的统治,统治者从文人的作品当中摘取部分诗句,罗织反清罪名后杀害,因此出现了大批的冤狱错案。根据清朝文字狱的资料记载,清朝文字狱持续二百五十余年,在顺治时期达到顶峰,经过康乾盛世,这四代皇帝在位的一百四十余年是文字狱的高发期,据最保守估计,清朝的文字狱共发生二百多件,这里面大多数是冤案。
雍正剧照
清朝文字狱的资料中记载文字狱的兴起的原因,是因为地方农民武装反抗较为激烈,有些人会把反清思想以文学作品的方式流到民间。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而且文字狱大多数是统治者故意而为的冤案。有一个翰林学士曾写出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只因为浊字在清字前面而被杀,并且该学士的好友和老师一同获罪。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因文字狱获罪后刑罚非常严厉,清朝时期的徐述夔因为自己的诗中朝字多音,与明共用时有反清的嫌疑,而被杀头。徐述夔与自己的儿子死后再被鞭尸,而且为徐述夔编辑诗册的人和徐述夔的孙子又被杀头。这就是清朝文字狱的资料中记载的血案,而且这种事情有很多。
清朝文字狱的资料是中国文人的一部血泪史,极大的阻碍的文化发展的进程,更是对文人思想的摧残,同时文字狱的兴起多了一条官员的邀功之路,使官场更加黑暗。
文字狱的故事
文字狱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这些故事大多伴随着文人墨客的悲鸣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文字狱的故事始于春秋时期,但那时的文字狱范文小,涉及人员少。而魏晋时期的国史之狱令文字狱被天下人知晓。国史之狱之后,文字狱就和满门抄斩、血流成河联系在一起,令人闻风丧胆。
苏东坡雕塑
文字狱的故事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乌台诗案。北宋时期大文豪苏东坡被御史弹劾左迁黄州,其数名好友也遭到牵连。乌台诗案发生后苏东坡在黄州穷困潦倒终生,其诗词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起案件也大大减弱了北宋文人墨客创作的积极性,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北宋文化下移,世俗文化兴起。
清朝是文字狱的故事数量最多的朝代,清政府为了镇压反清复明的思想,大兴文字狱,其恐怖程度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其中一些故事至今人们仍然耳熟能详。比如“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案,翰林院庶吉士徐骏的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诗句,雍正知晓后认为他这些诗句是对朝廷的大不敬,将他斩首。还有乾隆时期的“王锡侯《字贯》”案,案中王锡侯一家被斩,多册古书被销毁。文字狱的故事总是伴随着朝廷官员的相互倾轧,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沦为封建专制的牺牲品,留给后人一个个令人叹惋、怜惜的故事。
清朝文字狱的起因
清朝文字狱的起因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康熙画像
一,清除一些曾听命于明朝的官员及知识分子。以及将旧的史书销毁,对坚持续写史书者和收藏者,施罪流放或诛杀。
二,清朝初期,反清的运动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巩固清朝统治非常不利,所以当时为了能加强满洲贵族的封建专治制度,就对反清思想实行暴力打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