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宣武帝贵嫔胡充华生平 胡充华结局 胡充华子女 胡充华政绩
北魏宣武帝贵嫔胡充华生平 胡充华结局 胡充华子女 胡充华政绩
历史总是在关键时刻显示出其黑色幽默。道武帝拓跋珪起,子贵母死,已经成了魏王朝不可变更的“祖制”,每个皇帝即位后,只能上尊谥来忆念他的生母,没可能有承欢膝下,共享天年的机会。惟独胡太后诞下肃宗明皇帝元诩后,侥幸逃过被杀的命运,并最终国权在手,号令天下。而恰恰在她身上,发生了魏王朝列祖列宗最最担心、一直没法避免的事情:主少母壮,骄淫自恣,又好又大的赫赫魏国,最终实际上亡于胡太后之手。
世宗宣武帝元恪是孝文帝之子。由于皇叔元禧叛逆一事,对拓跋姓(元姓)皇族很不信任,对舅舅高肇言听计从。高肇又娶世宗的姑姑高平公主为妻,弟弟高偃的女儿又得为世宗皇后,一时间权倾内外。高肇大结朋党,接连诬陷北海王元详和清河王元怿谋逆并加以杀害,又挑拨宣武帝严防诸位王族,重兵防守,如同囚禁。又秘派宫人毒杀顺皇后于氏,接着令医官不予于氏三岁的儿子治病,使得小王子夭折。由是朝野之人对他都又恨又怕。为了树立威仪,延昌三年(514年)高肇亲率大军征伐蜀地。
胡太后本是河州刺史胡国珍之女,名叫胡充华。十几岁时选入宫中。胡后的姑姑是个职业尼姑,很会讲论佛经,世宗初年进入宫中服务,几年内她和宫内的中官和嫔妃打得火热,并拜托他们向皇帝进言自己侄女美丽聪明。世宗得知后,把这伶俐聪俊的小姑娘召入内庭,封为承华世妇。根据魏朝太子贵母死的旧制,宫内的嫔妃们都暗中祈愿自己生诸王、公主,都不愿生太子。偏偏胡氏胆识不凡,她常常对旁人讲:“天子怎么能没有继承人呢,我不怕自己死掉,也要为皇上的冢嗣着想,最好能生太子。”当她怀孕后,周围人都劝她想办法使孩子流产,免得生下太子被杀掉。由于世宗和皇后于氏仅有的儿子已夭折,胡氏所生如果是男孩的话肯定能当太子,她不仅不惧怕,反而在夜深人静时对佛发誓:“希望自己能生下皇子,即使由此身死,在所不辞!”果然,胡氏生下皇子,进封为充华嫔。由于世宗的儿子们大多生下来不久就被高肇或他的侄女高皇后想方设法弄死,皇帝自己又觉年岁渐长,对惟一的皇子慎加保护,他亲自选择良善之人给儿子当乳母和保姆,别选宫殿专门养育,严禁皇后和胡充华去探视。
建昌四年,世宗病死,时年三十三。大臣崔光、于忠、王显等急忙近立6岁的元诩为帝。高皇后忙与左右计议,要把小皇帝的生母胡充华杀掉。崔光、于忠等人知道消息,马上派人把胡贵嫔安置到高太后找不到的地位,派兵严加守卫,由此胡贵嫔心中十分感激崔光等人。由于高肇拥重兵在外,崔光等大臣假借高太后的名义,任命高肇录尚书事,小皇帝也写信称名向高肇告哀,恳请他率军回朝。高肇毕竟不是个大阴谋家,听到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世宗崩逝,只知朝夕哭泣,没有任何计议和应变的准备,回来的路上因为哀痛忧恐掉了不少斤两,憔悴焦灼,趋至太极殿大哭。高阳王元雍与于忠等人密谋,埋伏十几个壮士在殿外。高肇举哀礼毕,被引入到中书省一间房内,未来得及说话,几个大汉一拥而上,把他活活掐死。然后以皇帝名义下诏宣示高肇罪恶,并称其自尽,削除一切职爵,黄昏时分把他的尸体从宫中运粪的偏门送回家中。
除掉高肇后,大臣们尊胡贵嫔为皇太妃,又废高太后为尼,迫迁至用作冷宫的瑶光寺。没过多久,又尊皇太妃为皇太后,并奏请太后临朝称制。胡太后初临殿堂,还不敢太放肆,行事称令不称诏,让群臣上书称其为殿下,不久,她就改令称诏,群臣上书言陛下,自称为朕。她掌权后第一个举措就是封自己的父亲胡国珍为安定公,加侍中官街。为了试探群臣反应,她又称独生子太小不能亲自祭祖,想代行祭祀典礼,就问大臣崔光是否可行。崔光马上援引汉朝和熹邓太后的旧例加以赞同,胡太后大悦,在大祭典礼上亲自主持一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