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真的有免死金牌吗?真的能免死?

摘要历史上真的有免死金牌吗?真的能免死? #历史开讲# 免死金牌是古代中国一个特殊的制度,用于免除某些罪犯的死刑。虽然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广泛使用,但它的实际效果和它背后的...

历史上真的有免死金牌吗?真的能免死?

#历史开讲#

免死金牌是古代中国一个特殊的制度,用于免除某些罪犯的死刑。虽然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广泛使用,但它的实际效果和它背后的道德基础一直都备受争议。民间所称的“免死金牌”,在古代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或称“丹书铁券”,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

免死金牌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它被用来表彰士兵的英勇和杀敌有功,被发放给那些与敌人战斗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士兵。在秦和汉朝,免死金牌被用来奖励那些为国守墓的老兵,以及那些在民间修筑水利工程中表现出色的工匠。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用途被扩大到包括免除某些罪犯的死刑。

在唐代,免死金牌开始被用来奖励那些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例如武将、文官和学者。这些金牌通常由皇帝亲自颁发,并作为对这些人的信任和崇高尊重的象征。到了宋朝,免死金牌成为了一种刑罚的一部分,旨在表彰、奖励某些有特殊贡献的人,使他们免受死刑。这些可免死刑的罪犯包括有功之臣、白衣门客、达官贵人、病患者以及未成年人等等。

虽然免死金牌通常能够免除死刑,但其实际效力与其所承载的正义意义却一直存在争议。离奇的案例也没有少见。比如明朝中期,吏部官员王清奉皇帝之命,制造了一批免死金牌私滥濫用,在行贿买通的情况下,一些罪犯甚至获得了多张免死金牌。在其他一些情况下,这些金牌被用来公开诱惑、收买官员,或成为读书人和达官贵人之间私交往来的“见面礼”。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曾在史海拍案地移用古代《免死金牌》的意象,以“免死金牌”称号,发动针对自己不甚满意的目标的驱逐和审判。

尽管免死金牌是一个古老的制度,但它的实用性和道德基础都受到了质疑。这种制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如今,它已经在现代司法制度中被废除,这样的制度无法为任何人带来正义和公平。

丹书铁券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