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摘要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申包胥(生卒年不详),风姓,包氏,名胥,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孙,又称王孙包胥。华夏族,今湖北省京山市人...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申包胥(生卒年不详),风姓,包氏,名胥,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孙,又称王孙包胥。华夏族,今湖北省京山市人,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子胥,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一开始不被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史称“哭秦庭”。秦哀公亲赋《无衣》,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吴国因受秦楚夹击,加之国内内乱而退兵。楚昭王复国后要封赏申包胥,他坚持不受,带一家老小逃进山中隐居。从此申包胥被列为中国的忠贤典范。

申包胥故事在《左传》、《史记》、《后汉书》都有记载,在民间口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演艺舞台上、申包胥的故事演绎出多种戏曲、曲艺剧本。

image.png

人物生平

公私分明

楚平王在早年,曾是有作为的君王,“息民五年”,政局日趋稳定,国势亦渐恢复,即可向外图谋进取时,却因贪恋女色,骨肉相残,滥杀忠臣,重用佞臣,从而把楚国引向歧途。

费无极作为太子建之少傅因不受太子建重用,便阴谋谗害太子建与太子建的太傅伍奢,先劝说楚平王为太子建迎娶秦国公主,待到秦国公主来到楚国,又挑诱楚平王将公主据为己有。太子建因此也被发配到成父守边。费无极又谗言说太子建有怨言,要谋反,并责怪陷害太子建之太傅伍奢,并且企图将伍奢及两个儿子伍尚、伍员(即伍子胥)一并杀害。伍尚入宫而与伍奢同死,伍子胥却出奔并立志为父兄报仇。

《左传·定公四年》载:“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通“覆”字)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覆)之,我必能兴之。’”申包胥没有责备伍子胥,没有阻止伍子胥实现自己的“义”(孝),还为伍子胥加油鼓劲,谓之以“勉之!”既是申包胥对伍子胥报仇行为的认同(春秋时期国君几乎就等于诸侯国,很难将诸侯国与国君区分开来,而且“君臣之义”较为淡泊,君臣反目相拭的情形很常见,这之前楚国也有过析公、雍子、巫臣、苗贲皇等因个人恩怨对楚国复仇的故事。),也是对伍子胥能力的认同,更是对伍子胥的勉励。但是申包胥没有因为与伍子胥的友情而忘记对国家的忠诚,“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表明申包胥将对国家的忠诚视作“大义”,勇于肩负报效祖国的使命。申包胥选择先对伍子胥“勉之”(而不是“助纣为虐”,为国家除掉后患)再“我必能兴之”,这充分体现了申包胥内心的矛盾与坦然,对朋友、对国家都是执着的热情。

可见,申包胥公私分明,不因为国家做了无道之事而去做出卖朋友、为虎作伥的不义之事,也不因为朋友的复仇行为合情合理而忘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

楚国危亡

伍子胥辗转奔波,最终来到了吴国,为公子光重用,并力助公子光登上王位,是为吴王阖闾,并献“扰楚疲楚”之计,对楚国进行轮番攻击。

而这个时候,楚国令尹子常为政,虽然诛杀了费无极,但是“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国语·楚语下》),对外又欺凌小国,使楚国陷于孤立被动。

昭王十年(西元前506年)因子常的贪婪而羞辱唐、蔡两国国君,吴国趁机联合两国共同出兵,以伍子胥、孙武等为将,连战连胜,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郢。

吴军进入郢都后,大肆抢掠。《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载“阖闾伐楚,五战入郢,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鞭荆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宫。”《榖梁传·定公四年》载“何以谓之吴也?狄之也。何谓狄之也?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不正乘败人之绩而深为利,居人之国,故反其狄道也。”可见,吴军进入郢都后为非作歹,给楚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伍子胥在郢都,也为了泄愤对已故楚平王“鞭尸”(对此史载不一,或言鞭尸、或言鞭墓)。

在这样的情况下,申包胥虽然“亡于山中”,但是还是派人劝诫伍子胥。《史记·伍子胥列传》载:“申包胥亡於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申包胥对伍子胥的劝诫,一方面表示了对伍子胥报仇行为的理解,但是对于伍子胥“鞭尸”的过激行为表示惋惜(这样的行为只能泄愤,引起楚国人民的不满),同时希望伍子胥能够有所收敛,但是伍子胥却仍然一意孤行。

申包胥对伍子胥劝诫不成,只好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兴楚”的誓言。《战国策·楚策一·威王问于莫敖子华》载:“棼冒勃苏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嬴粮潜行……”

申包胥哭秦廷

申包胥究竟应该到那里去请求援助呢?当时的局势,只有秦国与晋国有实力帮助楚国击败吴国。而晋国与楚国长期争霸,吴国也是晋国扶植起来削弱楚国的;楚昭王是秦国公主所生,也就是秦哀公的外甥,秦国与楚国有着紧密亲缘关系,而且在春秋时期因为与晋国的关系长期保持联盟关系,因此也就只有秦国有实力、也能够帮助楚国复兴。在这样的情况下,申包胥没有失却冷静,表明申包胥具有较高的政治眼光。

申包胥“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蹶沙石,蹠达膝曾茧重胝,七日七夜,至于秦庭。”一开始不被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

申包胥的忠诚与坚毅终于打动了并惊醒了秦哀公,秦哀公亲赋《无衣》, 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 吴国因受秦楚夹击,加之国内内乱而退兵。楚昭王复国后要封赏申包胥,他坚持不受,带一家老小逃进山中隐居。

力战兴楚

成功的搬来秦国的援军后,申包胥身先士卒与吴军交战。《左传·定公五年》载“申包胥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子蒲曰:‘吾未知吴道。’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自稷会之,大败夫概于沂。”

这时越国也从吴国的后方袭击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王阖闾)十年春,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吴使别兵击越。”吴军连续遭遇失败,引发了内讧,“阖闾弟夫概见秦越交败吴,吴王留楚不去,夫概亡归吴而自立为吴王。”(《史记·吴太伯世家》)

而更为重要的是,吴军的侵略行为与暴行,激起了了楚国上下的同仇敌忾。《榖梁传·定公四年》云:“昭王之军败而逃,父老送之,曰:‘寡人不肖,亡先君之邑。父老反矣,何忧无君?寡人且用此入海矣!’父老曰:‘有君如此其贤也!’以众不如吴,以必死不如楚。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吴人,复立。”《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也载:“昭王奔随,百姓父兄携幼扶老而随之,乃相率而为致勇之寇,皆方命奋臂而为之斗。当此之时,无将卒以行列之,各致其死,却吴兵,复楚地。”

在如此形势下,吴军不得不退出楚国,楚国成功复兴。

应该说,楚国复兴的根本原因是楚国军民的同仇敌忾,子西等集结溃散军民舍身再战,左司马戍宁死不屈,以及楚昭王逃亡途中,军民保护代死的场面,无一不闪烁着楚国军民恋乡爱国尊君的思想光辉。

不过,申包胥请来秦国援军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以楚国的国力,吴国是难以吞并的,但是楚国若单凭自己之力,也难以那么快将吴军赶出国境,而申包胥请来秦国援军,身先士卒初战告捷,进而迫使吴国内乱,楚国得以迅速将吴军赶出国境,成功复兴。楚国复兴之后,很快就从失败的创伤中走出来,楚昭王二十年灭顿、灭胡,楚惠王十年灭陈、四十二年灭蔡、四十四年灭杞、“东侵,广地至泗上”,(《史记·楚世家》)依然保持了第一流强国的地位,进入战国后也是“战国七雄”中最有实力的国家之一。申包胥在伍子胥出奔的时候表示“子能复(覆)之,我必能兴之。”在楚国真的面临亡国危机的时候,申包胥又以自己的行为践行了这一誓言。

拒赏

楚国历经艰难,终于成功复兴,申包胥也践行了“兴楚”的誓言,楚昭王论功行赏,认为申包胥忠勇可嘉“封之以荆五千户”(《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但是申包胥却不认为自己的作为有什么了不起,辞曰:“吾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左传·定公五年》)申包胥一方面表明,自己的作为都是尽一个臣子的本分;另一方面“吾尤子旗”(子旗帮助楚平王登上王位,被任为令尹,次年,与人勾结,贪求无厌,被楚平王杀死。),通过表明自己痛恨子旗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

据说楚昭王想以命令的方式让申包胥节士,但是申包胥“遂逃赏。”(《左传·定公五年》)楚昭王使人求之不得,乃旌表其闾曰“忠臣之门”。

对于申包胥的逃赏,《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吴师楚昭王返国》予以加工解释:“(申包胥谓其妻曰)吾始为朋友之义,不泄子胥之谋,使子胥破楚,吾之罪也;以罪而冒功,吾实耻之!”其实是以当时的观念去理解申包胥的作为,没有把握好申包胥的形象。在申包胥那个时代,复仇之风是很盛行的,而且是很受赞扬的,但是忠义观念却有所欠缺,才会有那么多人才为他国效力,并且因为国君而仇怨自己所出生的诸侯国的事情也常见,申包胥之前楚国也有过析公、雍子、申公巫臣、苗贲皇等因个人恩怨对楚国复仇的故事。申包胥“不泄子胥之谋”在那时看来是值得称赞的“义举”,不能说申包胥是为“小义”而误“大义”,因为这个协助楚平王扑杀伍子胥的“大义”之举是建立在国君暴虐、国家做无道之事的基础之上。

使于越

申包胥虽然“逃赏”,但是没有忘记自己对楚国的忠诚,在“逃赏”近三十年之后(《左传》载申包胥“逃赏”的时间是鲁定公五年即西元前505年,而《吴越春秋》所载申包胥出使越国的时间是勾践二十一年即西元前476年。)出使越国,坚定勾践伐吴决心并教勾践以“智、仁、勇”三策。

申包胥先是以激将法,分析吴国正盛,试探越王勾践伐吴的决心,再问勾践何以战,最后点出“智、仁、勇”三策,可见,申包胥是一位眼光深远、善于剖析利害的战略家。

申包胥对勾践的教诲,对于勾践灭吴有较大的帮助,《国语·吴语》随后载句践言“吾问于王孙包胥,既命孤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申包胥实现了楚国对吴国的报仇。

标签:

推荐阅读

  •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在位共42年,他是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

    2023-10-29 11:09:21
  • ​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淳于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淳于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淳于髡(kūn)(约公元前386年~前310年),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人,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齐之赘婿,齐威王拜其为政卿大夫...

    2023-10-29 11:07:07
  • ​五代初后梁大臣李振生平

    五代初后梁大臣李振生平 李振(?——923年),后梁朱温的谋臣,唐朝司空李抱真曾孙,曾鼓动朱温在天祐二年(905年)发动“白马驿之变”。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建立后梁。后梁建立...

    2023-10-29 11:04:52
  • ​西汉刘胜是谁的儿子 刘胜刘备是什么关系

    西汉刘胜是谁的儿子 刘胜刘备是什么关系 西汉 刘胜 刘胜生于公元前175年,卒于公元前113年,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亲是贾夫人。刘胜11岁的时候,被封为中山王。汉景帝去世后,刘...

    2023-10-29 11:02:37
  • ​入侵南斯拉夫之战的结果 入侵南斯拉夫之战的过程

    入侵南斯拉夫之战的结果 入侵南斯拉夫之战的过程 战争过程 轰炸贝尔格莱德 纳粹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第7航空军首先参与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希特勒因为南斯拉夫的背叛而大怒,他命...

    2023-10-29 11:00:22
  •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排名 国军十大主力军队盘点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排名 国军十大主力军队盘点 国民党 十大王牌军: 第一名: 整编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 八年 抗战 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从淞...

    2023-10-29 10:58:08
  • ​东汉宗室公主汉光武帝刘秀之兄齐王大司徒:刘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

    东汉宗室公主汉光武帝刘秀之兄齐王大司徒:刘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 刘縯[yǎn],一作刘演,字伯升,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东汉光武...

    2023-10-29 08:52:10
  • ​馆陶公主刘嫖简介 历史上馆陶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馆陶公主刘嫖简介 历史上馆陶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馆陶公主叫刘嫖,她是汉文帝刘恒和窦 皇后 的唯一女儿。刘嫖出生那会儿,刘恒还在代国(今山西太原)做代王,公元前一七八年吕...

    2023-10-29 08:49:55
  • ​斯大林为何要枪决苏联大将巴普洛夫?

    斯大林为何要枪决苏联大将巴普洛夫?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没多久,苏联大将巴普洛夫也是在这个时候一鼓作气的把苏联的西方面军和自己都给葬送了。这位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备...

    2023-10-29 08:47:41
  • ​隆裕太后是个怎么样的人?

    隆裕太后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隆裕太后是个怎么样的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末代太后隆裕太后,她可以说是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中最幸运的一个亡国太后...

    2023-10-29 08:45:26
  • ​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生平介绍及评价

    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生平介绍及评价 卫子夫简介(?——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西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马骠...

    2023-10-29 08:43:11
  • ​西晋太傅卫瓘生平介绍及评价

    西晋太傅卫瓘生平介绍及评价 西晋帝国的覆灭源于“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的肇始则是有定海神针作用的帝国元老卫瓘被杀。 《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关于卫瓘的事迹高...

    2023-10-29 08:40:57
  • ​罗马帝国皇帝韦帕芗生平介绍及评价

    罗马帝国皇帝韦帕芗生平介绍及评价 公元67年7月20日,47天的苦战,罗马军团总算是攻破了尤塔帕塔城,并且歼灭了4万犹太守军,同时还俘虏了1200人。年仅29岁的犹太人指挥官约瑟夫斯...

    2023-10-29 08:38:42
  •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成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成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楚成王,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47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

    2023-10-29 08:36:28
  • ​北宋名相富弼生平介绍

    北宋名相富弼生平介绍 富弼是北宋一代名相,从《清平乐》这部剧中可以了解到,富弼曾得到范仲淹和晏殊的赏识。历史上,范仲淹见到富弼后直称他有王佐之才,晏殊更是看出富弼潜...

    2023-10-29 08:34:13
  • ​西晋名将荆州刺史:羊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晋名将荆州刺史:羊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羊祜出身于汉魏高门士族之家,祖父为汉末南阳太守,父亲为曹魏时期的上党太守,母亲是汉代名儒、左中郎将蔡邕的女儿,司马师的妻子...

    2023-10-29 08:31:58
  •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

    2023-10-28 23:07:53
  • ​立陶宛的历史介绍

    立陶宛的历史介绍 在如今的欧洲大陆上,有着非常多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国家,这些国家不仅领土狭小,人口稀少,在国家上的存在感也是非常低的。但是在这些小国当中却有不少小国...

    2023-10-28 23:05:38
  • ​采石之战的大捷是真实发生的还是渲染?

    采石之战的大捷是真实发生的还是渲染? 在南宋时期的历史中,随时都有可能的金兵一直都是临安君臣的一块心病,虽然当时南宋已经在南方获得了相对安稳的地盘,但是从靖康之难开...

    2023-10-28 23:03:24
  • ​八里桥之战简介 八里桥之战背景过程及战争结果

    八里桥之战简介 八里桥之战背景过程及战争结果 八里桥之战简介:八里桥之战背景过程及战争结果 名称:八里桥之战 时间:1860年 地点:八里桥 参战方: 清朝 ,英法联军 主要指挥官:僧格...

    2023-10-28 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