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篇么 > 历史 > >正文

​刘彧:借种生子的奇葩皇帝

摘要刘彧:借种生子的奇葩皇帝 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有一个十分奇葩的帝王——宋明帝刘彧。别的男人唯恐被人给自己戴绿帽子,生野种。而这个皇帝呢,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主动的让心...

刘彧:借种生子的奇葩皇帝

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有一个十分奇葩的帝王——宋明帝刘彧。别的男人唯恐被人给自己戴绿帽子,生野种。而这个皇帝呢,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主动的让心爱的妃子给自己戴绿帽子,而且还是自己筛选目标。

自己生不出儿子,只好派心爱的女人去别处借种,这是宋明帝刘彧的无奈。

如今科技发达,“借种”可以通过人工授精,从而避免男女之间的肉体接触。只可惜刘彧不是现代人,他生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所以为了得到儿子,只好让自己的女人与别的男人肉搏一番了。

在正史记载中,“借种”生子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唯有刘彧。

这个刘彧姬妾成群,但是只有原配王氏生下两个女儿,其他姬妾毫无怀孕的迹象,更别说生什么儿子了。可见刘彧的机器是不怎么好使的,这让他很是焦虑。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他是堂堂一国帝王。为了后继有人,刘彧终于下了狠心,让自己心爱的妃子陈妙登借种生子。

既然已经决定了借种了,那该找谁借种呢?

刘彧暗暗筛选着目标,最后锁定在了李道儿身上。这个李道儿和刘彧关系不错,而且李道儿还算得上是宋明帝刘彧的老师。如此便不用担心借种这种隐秘的事情外泄出去,至少刘彧是这样认为的。

刘彧之所以选择李道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道儿本是湘东王师,要文化有文化,要学历有学历。这在刘彧看来,能够保证后代的高素质、高智商。然而,事实将会跟刘彧开一个大大的玩笑,会残酷地告诉他,有其父未必就有其子。

现在决定已经做好,目标也已经选定,下一步就是该怎么行动了。怎么操作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既能顺理成章,又可以掩人耳目呢?

刘彧嘛,跟普通人不一样,不能直接把爱妃送到李道儿的府上。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是焦点,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群臣的神经。搞不好,就会露馅了。

据史料来看,有关刘彧借种生子的情形有两种。

第一种是《宋书》记载的,说是刘彧开始很喜欢陈妙登,后来就烦陈妙登了。陈妙登见不得宠,便主动提出转嫁给李道儿,得到了刘彧的批准。后来刘彧不见陈妙登,甚是想念,便又把陈妙登接过来了,而陈妙登回来后不久就产下了儿子。

对于《宋书》上的说法,没有人相信,认为这纯属糊弄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一语道破天机,说是刘彧有意将陈妙登赐给李道儿的,所以一切都在刘彧的计划之中。毫无疑问,司马光的看法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刘彧有了一个儿子,但又觉得只有一个儿子是不够的。因为一旦夭折,情形还会和以前一样糟糕。既然一个儿子不够,那就再要吧。那就再向大臣借种?不行,做一次还行,做多了就容易走漏消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彧想出了一个更加荒唐也十分残忍的主意——派人秘密查访诸王的姬妾中有没有孕妇,有就将孕妇拖进宫里,待其生产。如果产下的是男孩,那就杀了母亲,留下孩子,然后令自己的宠姬来充当孩子的母亲。

就这样,刘彧又获得了11个儿子。加上之前借种所生的,刘彧共有了12个儿子。不过,这12个儿子没有一个是他的亲生骨肉。

他借种所生的那个儿子,叫刘昱,后来继承了他的帝位,成了新一任国君。刘昱凶暴异常,为君不仁,致使人心尽失,最后竟然落得个被杀的命运。可见好种子未必就会结出好果实。

标签:

推荐阅读

  • ​李大钊与五四运动

    李大钊与五四运动 李大钊与五四运动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北京大学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

    2023-10-25 07:03:54
  • ​四平会战真实历史

    四平会战真实历史 由于东北沦陷的比较早,当二战的战火蔓延到全中国的时候,东北反而保护了下来。所以等到二战胜利的时候,东北却成为当时国内重要的战略地区,一时间引起国民...

    2023-10-25 07:01:39
  • ​三国武将排名前十名

    三国武将排名前十名 第一猛将-吕布 这个第一名小编觉得无可厚非,毫无争议,虽然他三姓家奴,好色贪财,没有主见,小人之心,诶呀小编这一个虽然说了太多,我都不好往下接但是...

    2023-10-25 06:59:24
  • ​1983年5月27日: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1983年5月27日: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1983年5月27日(农历1983年4月15日),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1983年2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大...

    2023-10-25 06:57:09
  • ​七七事变29军五位师长:一人殉国一人被骂

    七七事变29军五位师长:一人殉国一人被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陷,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后仍不满足于反而相继在上海、华北等地制造事端妄图将华北...

    2023-10-25 06:54:55
  • ​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

    2023-10-25 00:32:04
  • ​春秋时期一共有多少个国家

    春秋时期一共有多少个国家 据统计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四十多个,虽然春秋时期的国家很多,但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国家也就十几个,它们分别是齐国、晋国...

    2023-10-25 00:29:49
  • ​东汉最厉害的家族揭秘

    东汉最厉害的家族揭秘 这个家族在东汉乃至整个汉朝,几乎都是最有权势的家族。据统计,这个家族曾经出了一个太后,三个皇后,六个贵人,两个大将军,三个驸马,封过七个侯,家...

    2023-10-25 00:27:35
  • ​电视剧清平乐宋仁宗喜欢谁

    电视剧清平乐宋仁宗喜欢谁 《清平乐》几乎是把宋仁宗的情史介绍了一遍,而仁宗喜欢的人还真不少,苗心禾、陈熙春、张贵妃、曹皇后等,都是对仁宗来说很重要的女人。不过妻妾再...

    2023-10-25 00:25:20
  • ​古代刺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古代刺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刺配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具体内容为在犯人脸上刺字,然后发配到边远地方。刺配最早出现于唐末五代时期,到了宋朝刺配之风盛行,而且手段变的更加残...

    2023-10-25 00:23:06
  • ​武则天怎么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怎么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且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可缺。天时武则天生在唐朝是件相当幸运的事,李唐皇室本就有鲜卑血统,民风较前朝之前...

    2023-10-25 00:20:51
  • ​周朝为什么能持续800年成为史上最长朝代

    周朝为什么能持续800年成为史上最长朝代 周朝周武王剿灭商朝纣王之后建立大周国,开始了大周的统治,周朝整个国运足足有八百年之久,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

    2023-10-25 00:18:36
  • ​唐朝什么时候最繁盛

    唐朝什么时候最繁盛 唐朝最繁盛的时期是开元年间((713—741年间)。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

    2023-10-25 00:16:22
  • ​为什么称商为殷商

    为什么称商为殷商 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那么国号呢?为什么称为殷商。 五帝帝舜时期,商人的始祖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

    2023-10-25 00:14:07
  • ​中国十大军事天才

    中国十大军事天才 孙武: 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在孙子兵法》面前,任何兵书都显得苍白。 白起: 最善于野战围歼。西方的汉尼拔指挥了一个以少胜多的围歼战——坎尼战役,歼敌...

    2023-10-25 00:11:52
  • ​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局 成历史上最大的谜案

    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局 成历史上最大的谜案 朱允炆的结局 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谜案,几百年来,很多史学家和探秘者都试图用自己的方法解开这个谜题,不过直...

    2023-10-24 15:34:04
  • ​黄巢食人事件纯是杜撰吗

    黄巢食人事件纯是杜撰吗 黄巢食人事件纯是杜撰 在新、旧《唐书》中都有记载齐军在围攻陈州的期间,因为军粮的严重不足,黄巢为了能使自己的军队有战斗力便干脆命令士兵把人抓...

    2023-10-24 15:31:49
  • ​后人对永贞革新的评价有哪些

    后人对永贞革新的评价有哪些 永贞革新的评价 永贞改革是发生于唐朝中期唐顺宗统治时期的一次爱国革新运动,永贞改革在唐代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对于宦官专权的第一次有力...

    2023-10-24 15:29:35
  • ​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分析

    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分析 韩愈的诗 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其作品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因而被尊...

    2023-10-24 15:27:20
  • ​道教茅山一派创始人陶弘景简介

    道教茅山一派创始人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人,历经宋、齐、梁三朝,曾经为官,后辞官归隐坚决不再出仕,精通医药、炼丹,在文学方面也...

    2023-10-24 15:25:05